行業(yè)新聞
2015年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(yè)市場前瞻
導讀:前瞻產業(yè)研究院分析認為,該報告的影響力完全能夠喚醒民眾,讓民眾意識到治理霧霾的迫在眉睫,而選擇在兩會前發(fā)布,更是能夠引起政府的重視,加之環(huán)保部部長的更換,前瞻預計未來大氣污染治理執(zhí)法將更加嚴格,脫硫脫硝將會迎來實質性增長,不會再普遍存在安裝了脫硫脫硝設備卻不使用的情況,脫硫脫硝催化劑將迎來爆發(fā)性增長。
中國的空氣污染固然與快速工業(yè)化進程相關,但能源結構的不合理、能源品質的低標準才是真兇,更是點出能源結構的不合理、能源品質的低標準的背后真兇——“體制的霧霾”,片子中的一句“環(huán)保部有義務,但沒有這個權利”相信深深刺痛著很多人的心。前瞻產業(yè)研究院分析認為,該報告的影響力完全能夠喚醒民眾,讓民眾意識到治理霧霾的迫在眉睫,而選擇在兩會前發(fā)布,更是能夠引起政府的重視,加之環(huán)保部部長的更換,前瞻預計未來大氣污染治理執(zhí)法將更加嚴格,脫硫脫硝將會迎來實質性增長,不會再普遍存在安裝了脫硫脫硝設備卻不使用的情況,脫硫脫硝催化劑將迎來爆發(fā)性增長。
2013年,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2227.30萬噸,同比下降4.73%,而要達到治理霧霾的要求,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將至少減少50%,未來脫硝潛力巨大,脫硝催化劑預計將迎來30%以上的增長。
截至2013年,全國燃煤脫硫機組容量約為7.81億千瓦,機組數(shù)量上升為4659個。其中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7.2億千瓦,占全國現(xiàn)役燃煤機組容量的91.6%,較2012年提高了1.6個百分點。但在實際運行中,由于存在大量脫硫機組未進行脫硫情況,因此隨著執(zhí)法更加嚴格,脫硫催化劑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。
按照2015年底我國脫硝機組容量8億千瓦進行測算,假設以150元 /千瓦的脫硝投入成本計算,則2014-2015年,我國脫硝投資需求達800億元,年均投資額需400億元左右;脫硫方面,目前,國內脫硫市場主要集中在火電脫硫和鋼鐵脫硫,2014-2015年間,火電脫硫年均市場容量在136.5億元左右上,鋼鐵燒結脫硫市場年均容量約124.5億元,這兩者每年的市場容量就已經達到261億元,2014-2015年間,市場容量將達522億元左右,加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(yè)、化學原料及化學品制造業(yè)、石油加工、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(yè)、造紙及紙制品業(yè)紡織業(yè)、農副食品加工業(yè)、煤炭開采和洗選業(yè)等行業(yè)的市場規(guī)模,預計“十二五”,我國脫硫市場容量超過1000億元。